谦谦君子的真面目,谦谦君子的样子

tamoadmin 百业资讯 2024-05-27 14 0

刘备是伪君子吗?

刘备是真仁义,还是***仁义?

刘备仁义不仁不义,举几例足以证明是否真***,刘备投谁谁遭罪,利用刘表善良,把若大家族弄得家人亡,为己用所用,先后投靠刘璋,吕布,袁绍,袁术等如同伤家之犬,被曹操打败后连家眷被曹操俘虏了,自己跑得比兔子还快,儿子丢了靠赵云拼命救回,打着联吴口号,欺骗了孙权的妹妹孙尚香的感情,谈好的荆州得益州后归还,鲁肃单刀赴会,向关索讨,弄得关羽理缺词穷,结果把关羽的脑袋几万将士性命做了代价,荆州没了,刘备痛哭,提兵报仇而又没这付好牙口,反倒被打得满地找牙,又失去几万将士,托孤时连自己的战友,亲信孔明都不放心,张飞死了就撂下几个字,刘备就是一无赖加小人,历史上无任何证据是皇叔一说,硬编造一个早己被朝庭抛弃的没落家族做晃子,冷落到以编织为生,若是一忠诚可投献帝效命,汉帝没死,为何要做一反贼呢?一心想当草头王呢?不惜牺牲任何他人利益,自封皇帝,对关羽发动的襄樊战争不闻不问,为了让亲生了刘禅继位,不惜杀了能文能武的义子刘封,借为不救关公之名,永缺后患,连性命都不留,连大牢不让进,可见心其黑,这种人是君子还是伪君子真***人义一看便真相大白。


肯定不是。刘备虽出身卑微,但志向远大,以仁义道德为本,扶危济困为己任,常施仁慈,天下英雄豪杰甘愿为其使,在三国纷争中占有人和,并依靠知人善任,任人为贤,使三分天下有其一,成就了一生大业。如果是伪君子,谁肯追随他为他卖力,甚至是地方上的老百姓都愿追随他不舍不弃,有这样的伪君吗?关、张、赵、马、黄、诸葛亮、庞统均是三国中的拔尖人才,难道会共保一个伪君子?连一代奸雄曹操都认为刘备是个英雄。刘备临终托孤给诸葛亮说的话并不是虚言,反而在证明了君臣之间的相知关系和信任的程度,是千古佳话。哪些骂刘备***仁义的人大都是些簿德之人,自己达不到这个标准,反而不承认别人的高尚。还有少数本就是卑鄙小人,专门与君子作对,也会骂刘备是伪君子的。

谦谦君子的真面目,谦谦君子的样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刘备,即汉昭烈帝,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他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称其为先主。

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讨伐董卓等活动。因为自身实力有限,刘备在诸侯混战过程中屡屡遭受失败,所以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

但因其始终坚持以德服人的行为准则,受到了海内外名士的尊敬。因而出现了陶谦、刘表等放弃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基业,而是选择将自己的领地徐州、荆州让给刘备统领的情况。

谦谦君子的真面目,谦谦君子的样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刘备于赤壁之战后,先后拿下荆州、益州,建立了蜀汉***。而后因为关羽被东吴所害,刘备不听群臣劝阻,执意发动对吴国的战争,结果兵败夷陵。他最终于章武三年(223)病逝于白帝城,终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葬惠陵。

刘备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其临死前将举国托付给诸葛亮的行为被陈寿赞为古今之盛轨。后世众多文艺作品也以刘备为主角。成都***有昭烈庙为之纪念。

可以说,曹、孙二人占尽天时地利,而刘备却因为“仁义”占了人和。有人认为刘备的仁义是在作秀,而有人指出刘备的“仁义”确实是出自他的一颗仁义之心。为什么这么说呢?举个例子。

谦谦君子的真面目,谦谦君子的样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东汉末年,国家***,百姓流离失所,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刘备当时担任平原相,也就是平原这个地方的最高首领。为了帮人们度过饥寒,刘备把府中的财物施舍给百姓,他自己跟手下人同吃同住,从来不摆架子,因而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拥戴。

当时有个叫刘平的富人,一向看不起刘备,不甘心受他的管制,于是就买通了一个刺客去刺杀刘备。刘备毫不知情,对刺客热情款待。刺客看到刘备温文尔雅、待人和气、深受感动,不忍下手。于是他将自己此行的目的告诉刘备,并叮嘱他以后小心,就与他作别而去。

刘备的仁义宽厚,成为救自己于危难之中的铠甲。刘备刚开始起事的时候,只是个平原相,手下仅有1000多人。但是之后很快就有几千饥民投靠他,这也是因为他贤名远播。

因为刘备仁义,曹操也不敢轻易杀他,怕引起天下人不满。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曹操可不愿意做这种“赔本买卖”。所以说,曹操不杀刘备,实际上也是刘备的品格救了他自己。

什么是君子?《中庸》:君子,遵守中庸的思想,小人则违背中庸的思想。君子应该懂德知足常乐,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明确自己的责任,做应该做的事,不能生出非分之想。……

司马迁《资治通鉴》中:德才兼备的人称君子。

刘备刘邦后人,在东汉纷乱时代,聚英杰平天下,行德兴家国,以武制暴,难道任天下贼匪祸害百姓是正道?

有些人,连做人常识都缺乏了。

有些人认为,刘备的虚伪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比如,长坂之战后摔子给赵云看;向东吴借荆州又死乞白赖地不还;跟刘表刘璋是宗室且人家好意相待却夺人家地盘;口口声声扬言要兴复汉室却因为东吴偷袭荆州***关羽而挥军顺江而下报杀弟之仇;白帝城托孤那句“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汉献帝被曹丕封为山阳公后为什么不去投奔刘备;一遇挫折就哭哭啼啼让人看着就“恶心”,等等。反正,在当下一部分人的观念中,曹操是性情豪爽的真小人,刘备是***情***意的伪君子。然而,这是历史上真实的刘备吗?

研究历史,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或给历史人物盖棺定论是最难的,因为每个人的视角和立场不同,导致评价的标准也各异。笔者以为,伪君子能虚伪一时,不能虚伪一世,如果说刘备一辈子都虚伪,一辈子都标榜自己是“仁义之君”,一辈子都只是用君子的言行举止作为自己的装饰品,一辈子都是为了做给别人看,那么,他离君子还差多远呢?

下面举几个例子,来说说刘备并非虚伪的人。

刘备与关羽、张飞桃园结义,从此成为生死之交。我们都知道,有句俗语叫“关羽读春秋——深明大义”,关羽是个义薄云天的人,甚至成为后来混迹***之人崇拜的对象,因为出来混得讲一个义字。关羽曾不得已降曹(关羽称之为降汉),曹操那是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的招待,赤兔马也给了关羽,但是关羽最终还是过五关斩六将追寻刘备去了。如果说刘备是个虚伪之徒,而且当时刘备也的确一事无成,投奔袁绍去了,那么刘备是否值得关羽死心塌地地追寻呢?

再比如,曹操围攻徐州扬言要屠城时,天下诸侯大多莫敢相助,只有刘备带着区区几千人马为了标榜的仁义而战。所以,曹操后来才会对刘备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再比如,刘备虽是宗室,但家道衰落,相较于其他竞争的诸侯,处于先天不足的劣势地位。然而,除了袁术之外,当刘备来投奔时,几乎所有诸侯都将其奉为上宾,而且几乎当时所有的豪杰都认为其是英雄,这岂是一个虚伪之人应受到的待遇?

再比如,刘备大半生颠沛流离,几乎一事无成,但身边却一直集中着一批忠心耿耿之人愿意鞍前马后效劳,诚如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言:“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刘备身边这群人不瞎也不傻,如果刘备是个伪君子,他们安能如此?

再比如,刘备白帝城托孤时对刘禅讲的那句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像是一个虚伪之人会说的话吗?如果虚伪,诸葛亮会为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吗?

所谓儒家的仁义,不是要求每个人都要去当活雷锋,而是一种政治的原则,在于正人心。身处乱世,即使需要不断地调整策略,刘备却始终坚持着他的仁义原则。所以,他才能从贩履织席之徒终成蜀汉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