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师回朝典故,班师回朝典故出处

tamoadmin 百业资讯 2024-05-19 16 0

班师期在即,壮士志犹酣出处?

这句话出自《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写给刘备的表文。班师期指的是出征的时间,壮士志犹酣则是指蜀汉军队士气高昂、士兵斗志昂扬的状态。这句话传达了诸葛亮希望刘备能够抓住战机,发动军事行动的期望。

这两句出自《诗经·士题》,原文为“壮士出处犹酣,班师驾大山河”。

两句诗句的意思是大致是:出征已经胜利,军队返回的时间就在近日。但征战的壮士们斗志仍然旺盛而酣畅。

班师回朝典故,班师回朝典故出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落凤坡的典故?

《三国演义》中,刘备进兵西川取得葭萌关和涪水关后,随即进攻雒城。

诸葛亮劝阻班师,庞统不听劝导,刘备与庞统决定分两路进军;刘备走大路、庞统走小路,雒城守将张任得知刘备兵分两路前来攻城,急引三千军在落凤坡设下埋伏,当时,庞统骑的是刘备的马,庞统引军行至落凤坡时,被伏兵误认为是刘备,被射死于乱箭之下。

隔岸观火的历史典故?

唐·干康《投谒齐己》:“隔岸红尘忙似火,当斩青嶂冷如冰。”

班师回朝典故,班师回朝典故出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隔岸观火【故事】

战国后期,秦将武安君白起在长平一战,全歼赵军四十万,赵国国内一片恐慌。白起乘胜连下韩国十七城,直逼赵国国都邯郸,赵国指日可破。赵国情势危急,平原君的门客苏代向赵王献计,愿意冒险赴秦,以救燃眉。赵王与群臣商议,决定依计而行。

苏代带着厚礼到咸阳拜见应侯范睢,对范睢说:“武安君这次长平一战,威风凛凛,现在又直逼邯郸,他可是秦国统一天下的头号功臣。我可为您担心呀!您现在的地位在他之上,恐怕将来您不得不位居其下了。这个人不好相处啊。”苏代巧舌如簧,说得应侯沉默不语。过了好一会儿,才问苏代有何对策。苏代说:“赵国已很衰弱,不在话下,何不劝秦王暂时同意议和。这样可以剥夺武安君的兵权,您的地位就稳如泰山了。”

班师回朝典故,班师回朝典故出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范睢立即面奏秦王。“秦兵劳苦日久,需要修整,不如暂时宣谕息兵,允许赵国割地求和。”秦王果然同意。结果,赵国献出六城,两国罢兵。

白起突然被召班师,心中不快,后来知道是应侯范睢的建议,也无可奈何。

两年后,秦王又发兵攻赵,白起正在生病,改派王陵率十万大军前往。这时赵国已起用老将廉颇,设防甚严,秦军久攻不下。秦王大怒,决定让白起挂帅出征。白起说:“赵国统帅廉颇,精通战略,不是当年的赵括可比;再说,两国已经议和,现在进攻,会失信于诸侯。所以,这次出兵,恐难取胜。”秦王又派范睢去动员白起,两人矛盾很深,白起便装病不答应。秦王说:“除了白起,难道秦国无将了吗?”于是又派王陵攻邯郸,五月不下。秦王又令白起挂帅,白起伪称病重,拒不受命。秦王怒不可遏,削去白起官职,赶出咸阳。这时范睢对秦王说:“白起心怀怨恨,如果让他跑到别的国家去,肯定是秦国的祸害。”秦王一听,急派人赐剑白起,令其自刎。可怜,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的白起,落到这个下场。

当白起围邯郸时,秦国国内本无“火”,可是苏代点燃范睢的妒忌之火,制造秦国内乱,文武失和。赵国隔岸观火,使自己免遭灭亡。

东临碣石出自哪个典故?

东临碣石出自《陈情表》,是项羽和刘邦争霸的时候,刘邦写给汉高祖的一封奏疏,使用了“今天南北之分霸,戊戌之际在京师”的描述,接着亲笔写下“而刘生已云‘破釜沉舟,东临碣石’”,表达了不顾个人生死,绝不屈服的决心。

因此,东临碣石可理解为不管前路如何艰难险阻,都要勇往直前,不屈不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