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意义不同:
“蜉蝣撼树”用来比喻借贬低他人来抬高自己。
“蚍蜉撼树”:意思是指蚂蚁想摇动大树,比喻自不量力。
2、出处不同:
“蜉蝣撼树”:出自于明代刘昌《悬笥琐探恃才傲物》:“ 汤家公子(汤胤勣)喜夸诩,好似蜉蝣撼大树。”
“蚍蜉撼树”:出自唐代韩愈《调张籍》:“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蚍蜉撼树”用法: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贬义。
蜉蝣撼大树可敬不自量(应该是“蜉蝣撼大树可笑不自量”)的深层意思:蚂蚁想撼动大树,(这种)自不量力(的行为)很可笑。讽刺没有多大能力还想去干大事。
【解释】比喻自不量力。
【出处】明刘昌《悬笥琐探恃才傲物》:“汤家公子喜夸诩,好似蜉蝣撼大树。”
【示例】***使你内省不疚,那小孩子的醉态就像~,何损于你的泰山北斗呢?
◎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三篇七。
应该是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撼:摇动。不自量:不衡量一下自己的实力,力量;意思是:蚂蚁想摇动参天大树,不过是徒劳而已,可笑的是它们太不自量力。
出自:《调张籍》
作者:唐代·韩愈
节选: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是一贬义词,讽刺没有多大能力还想去干大事。
蜉蝣撼大树,可笑不自量,意思是指个体力量微小,企图挑战大权势或强大的力量,是自不量力、可笑可悲的行为。
这个成语其实是取自《庄子》中的一段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蜉蝣不顾自身微小,执着地想撼动巨大的橡树,最终却被橡树轻易地压死了。
所以,这个成语也可以被用来形容那些盲目挑战、轻视强者、自不量力的人,在实践中是注定会失败的。
同时,这个成语也启示我们,要审时度势,不要自负过度。
虽然个体力量有限,但是只要我们脚踏实地,不断积累和提升自己的力量,逐渐适应和应对环境的变化,就可以化身为强者,最终获得成功。
蚍蜉撼树
成语解释:蚍蜉:一种大蚂蚁;撼:摇动。蚂蚁摇动树木;比喻不自量力;企图用微不足道的力量动摇破坏强大的事物。
成语出处:唐 韩愈《调张籍》诗:“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意思是:就像那蚂蚁企图去摇撼大树,可笑他们也不估量一下自己。
蚍蜉:蚁类,常在松树根部营巢。
出自:唐代·韩愈《调张籍》。
《调张籍》的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或十一年(816年)。当时,李白、杜甫还不曾受到人们普遍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