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贤思齐书法作品欣赏启功,见贤思齐的书法作品欣赏

tamoadmin 成语分类 2024-04-27 8 0

书法里"见贤思齐"四个字用哪种书体写出来更高雅更好看?

“见贤思齐”是《论语.里仁》里的一句话,意思是许多人在一起必定会有人有贤能的长处,我们应该向贤者着看齐,向他学习。很多艺术***将它做为座右铭激励自已,奋发向上。书法界的***们常以这四个字挥毫泼墨,写成条幅扁额以自励不忘初心。网友问这四个字写成什么书体会显得更高雅,愚以为文正字端更能表达它的深刻含义,达到自然与和谐的完更境界,所以还是行楷或隶书更好,启功***和他的传承人所书的瘦金体则更显得高雅清秀。


“见贤思齐”是书法家非常喜欢题写的一个吉语警言。如果按照题主要求来选具有雅韵的书法作品,翰墨书道认为非唐褚遂良楷书莫属。

诸遂良唐代大书法家。工隶楷、行书书法纤劲秀美,疏瘦精练。少服膺虞世南,长则祖述王羲之,真书甚得媚趣,若瑶台青琐,窗映春林,美人婵娟,似不胜乎罗绮,铅华绰约,甚有余态。唐太宗尝叹日:虞世南死,无与论书者。魏征推荐褚遂良,唐太宗即日召令褚遂良侍书,太宗购求王羲之法帖甚多,天下争献然莫能定其真伪,遂良独论所出,无舛冒者。存世主要书迹有《孟法师碑》、《伊阙佛》、《雁塔圣教》、《房梁公碑》以及传本墨迹《摹兰亭序》、《倪宽赞》等。

见贤思齐书法作品欣赏启功,见贤思齐的书法作品欣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们看褚遂良的集字书法“见贤思齐”是不是有一种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呢?

谢谢好友邀请!对于书法“见贤思齐”四个字用哪种书体写出来更高雅,更好看这个问题,我谈谈自己的观点,供题主参考之。

见贤思齐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她)看齐。

见贤思齐书法作品欣赏启功,见贤思齐的书法作品欣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见贤思齐”出自《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贤思齐”四个字,我认为用隶书和行书写出来更高雅,更好看!

我喜欢隶书的飘逸灵动和大气,也喜欢行书行云流水般的的线条质感和神气十足的韵味。

见贤思齐书法作品欣赏启功,见贤思齐的书法作品欣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上图为隶书“见”字,敢法《礼器碑》。《礼器碑》的用笔特点是瘦劲如铁,结字正大气象。

上图中的隶书“贤”字,取法汉碑。这个“贤”字写的极有特点,有力度,且重心稳健。很高雅,很好看。

没有书法基础,可以学习国画吗?需要多久?

没有书法基础,学习国画等于零。

为什么这样说呢?常见的油画,水彩画,更注重的是色彩,笔触,光影。真正的中国画是线条的艺术,早在东晋的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就是早期国画的代表!整幅作品88个人物,全部是由线条勾勒完成。全凭线条的变化营造画面所有的因素……令人叹为观止!

其实线条如此丰富的变化和内涵,又来源于几千年的书法。

各种书体有不同的视觉感受,就像元代赵孟頫所言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飞白是指一种行草书,籀指篆书,八法指永字八法。线条在表现物象的质感和气韵的时候,借助了个不同书体呈现的一种视觉感受!!!

国画有两个因素,一个是用笔,一个是用墨。如果说在用墨上面用的非常好,比如现在的一些人画的国画,线条不能表现物象的质感,只是靠水墨去烘托气氛和明暗关系。我认为这只能属于水墨画!真正区别于其他画种,是用笔!用笔能够很好的表现和区分各种物象的质感,是因为书法的这种长期演化和进化,赋予了线条丰富的表现力,由此形成了丰富而宝贵的用笔技巧!

最后我们来看,如果说要画国画,不懂书法,其实就没有懂精髓!!


古代讲“书画同源",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画国画时用笔的方法,笔力,中锋用笔、侧锋用笔和书法用笔基本相似,所以,画国画的人在画完落款时多署某某人写,就是这个原因。

但这也不是绝对的。一个没有任何书法基础的人从零开始,有时反而是好事,因为没有事先的先入为主的干扰,反而心无旁骛,专心致志,自然能勇猛精进。

打个比方,我们教初中英语的老师有这样的体会:有时候那些小学没有学过英语或没有上过英语班的学生反而好教,因为一张干净的白纸上更容易画出美丽的蓝图。也许我的比方不太恰当,但也有一定的道理。

没有书法基础,正好从零开始,书画兼修,相得益彰。

有些人已有书法基础,未必是好事。有些人很自负,不临帖,随意涂抹,灾梨祸枣,不是“江湖体”,就是“野狐禅”,谁也看不上,老子天下第一,这是最要不得的!

综上所述,没有书法基础,完全可以学国画。

至于要学多久,这就很难说了。这跟一个人的天赋、毅力、学养有很大关系。

先说天赋。艺术是需要一定的天赋的。比如,写字,几乎念书人都会写字吧?有些人没怎么练字,但写得很好看,有些人天天练字,但写得像蚂蚁乱跑似的,为什么?天赋不一样啊。

再说毅力。任何艺术,除了天赋,还需毅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永远学不好的。学国画跟做题一样。那些高考状元,哪一个不是刷题刷出来的?画画也一样,你再有灵气、灵感,手底下没功夫,全是扯蛋!而功夫是从哪里来的?一笔一笔练出来的。治学的人都深知,“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就要有坐十年冷板凳的毅力,也许十年、二十年、……一辈子,也说不上。

最后说学养。学养是一个人读书、学习、思考、见识、修养等的综合。见多才能识广。陆游就学诗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苏轼就学书说:"退笔如山未足珍,书通万卷始通神。”相信这些话对您有所启迪,有所帮助。


首先,有无书法基础都可以学画画的。之所以有“没有书法基础可以学画画吗”这样的顾虑,是来源于当代人对于“书画同源”的误读和“书法是国画基础”这种论调的过分渲染。古人所谓的“书画同源”,讲的是中国书法和绘画,有着共同的源流,是同宗同脉的两个艺术,二者工具材料相同,都是用毛笔、水墨和宣纸;二者用笔方法相同,都讲究用笔的提按顿挫轻重缓急;二者的造型语言部分相同,即大量使用线来表达;二者在发展过程中,所接受的哲学思想相同,都是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但是,这些只是说明书法与国画血缘关系接近,属于中国传统艺术一脉二支,绝不可以混为一谈。模糊掉二者的巨人差异。

书法与国画的差异是明显的,书法是以书写为目的,在保障认读的前提下写好文字,它可以美化文字但不能任意改变文字。而绘画是视觉造型艺术,对于形象可以任意夸张变形,在表现手法上除了线条勾勒外,皴擦点染、泼破撞积,手段更加丰富多彩,形式也更加自由,呈现出来的面貌也更引人入胜,跟书法的单一呈现面貌比起来,不言自明。

不过,中国画在发展的过程中,因为文人士大夫的大量汇入,发生了巨人改变,元以后,原先以画为主的院体画逐渐式微,以写为主的文人画逐渐统治画坛,由于文人阶层没有专业画家的绘画基本功,而长于书法,于是以写意为主旨的绘画理论开始兴盛,主张“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写胸中逸气耳”,弱化了画功,强调了书法用笔,并逐渐形成“诗书画印”四全的文人画模式,彻底把画功强大的院体画排除在外了。这也是“书画同源”理论在当今画坛泛滥的根源。

当然,中国画最完美的呈现形式,还是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一幅画,不但要画的好,还要有完美的题跋和印章,这是勿庸置疑的,否定书法是国画基础的说法,不是否定书法对国画的积极作用。学习画画之余,刻苦训练书法,加强诗词歌赋的文学修养,了解篆刻知识,也是很有必要的,它会使你的绘画艺术更上一层楼。元代以后的绘画大家,多是书画双修的,像赵孟頫、黄公望、倪瓒、沈周、文征明、唐寅、朱耷……等,但也有周臣、仇英这种绝世大家,尽管不精于书法,但依然在绘画领域大放异彩!

由此可见,您没有书法基础,依然可以学习绘画,在学画的同时,练好书法就可以了。不过,书画的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切不可操之过急,去掉名利心就不会急功近利,烟云供养营卫身心就足矣,何必问什么多长时间学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