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瓴”,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líng,最早见于《说文》中,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
“瓴”的基本含义为古代一种盛水的瓶子,如高屋建瓴;引申含义为房屋上仰盖的瓦,亦称“瓦沟”。
在日常使用中,“瓴”也常做名词,表示砖瓦砌的通水沟,如瓴甓。
字源演变
“瓴”,初见于《说文》中,【字源网图片文字】,“瓴”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演变而来。“瓴”的字源演变图如下:
瓴的字源演变图
详细释义
拼音
líng
“高屋建瓴”这一词语中的“瓴”有两个主要含义:
1、盛水的瓶子。
2、指代高屋顶上的瓦沟,即承接雨水的部分。
此外,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从高屋顶上倾倒瓶子里的水,用来形容居高临下的态势,难以阻止或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