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鉴不远尤当警醒意思,成语殷鉴不远是什么意思

tamoadmin 百业资讯 2024-11-15 1 0

比喻给人以严重警告或打击的成语?

临危下石、祸从天降、大难临头、飞来横祸、晴天霹雳。

一、临危下石

白话释义:比喻乘人之危,加以打击。

殷鉴不远尤当警醒意思,成语殷鉴不远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朝代:夏敬渠

作者:清代

出处:《野叟曝言》第五九回:“临危下石之人。’”

殷鉴不远尤当警醒意思,成语殷鉴不远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二、祸从天降

白话释义:形容灾祸突然降临,非常意外。

朝代:元

殷鉴不远尤当警醒意思,成语殷鉴不远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作者:李好古

岳飞和韩世忠,同为南宋名将,为何人生结局相差太大?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典型的性格决定命运,当然也可能是命运造就性格!很早我们就知道他背上“精忠报国”四个大字,母亲的殷切希望,或许成为他后来这么痛恨金人的原因之一!

公元1127年,靖康之耻,北宋覆亡,康王赵构在南方登基为帝,是为宋高宗,之后幸赖中兴四将的辅佐,南宋艰难开局。能并列为中兴四将,战功肯定都有!而韩世忠和岳飞都是中兴四将之一。我们都知道岳飞先后在绍兴四年,绍兴六年,绍兴十年大破金军。拐子马,铁浮屠都不在话下,更让金军名将金兀术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韩世忠既然能和岳飞同列中兴四将,战功也并没有差到不可逾越!他在北宋末期投军,先抗击西夏,南宋立国之后,同样在黄天荡之战中痛击过金兀术,更主要的是在苗刘兵变凭借一己之力救过赵构!

那么两人的结局我们就能理解了:同样战功赫赫!一位救驾有功、一位但求迎回二圣,威胁当今天子地位;

同样不满天子宠臣秦桧。一位低调行事,但求不附和;一位拿出实际行动给赵构多次进言!

说起岳飞和韩世忠,二人与张浚、刘光世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将”,他们都是出生于普通农民家庭,都是从一名普通的士兵一步步成长为南宋的高级将领。不同的是,在正史记载中,岳飞战绩更为突出,洞庭湖一战,岳飞灭了杨幺,1134年岳飞收复襄阳六郡,1136年率师北伐,顺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1140年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收复故土指日可待,但是以宋高宗和秦桧为首的主和派,连下十二道金牌,催促岳飞撤军,岳飞在万般无奈之下,被迫退军,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之后秦桧奉宋高宗的旨意与金国签署了“绍兴合议”,合议达成之后,岳飞在大理寺狱中被杀,其子岳云和部将张宪被斩首,可怜一代名将落得如此下场。岳飞作为中兴四大将中下场最悲惨的一个,究其原因,除了宋高宗和秦桧的苟且偷安,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其中他自身的一些原因也是促使宋高宗对他下毒手的重要因素。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性格过于刚直,近乎于愚,做事情太过主观,对朝廷的政策不满意就撂挑子,辞官回家,不会变通,成了小人诬陷他的借口。

二、岳飞辞官后,军队由部将张宪统领,这支有着强悍战斗力的军队,只听从岳飞的指挥,朝廷根本没人能指挥的动,这才是宋高宗最害怕的事情。

加上秦桧等人的诬陷,宋高宗想起他的祖宗宋太祖当年跟岳飞的情况何其相似,拥兵自重,自古是为将者之大忌,岳飞不可能不明白,他的军队英勇善战,被称为岳家军,事实上让外人看来这支军队就是岳飞的私人军队,宋高宗他能不怕岳飞造反吗?当年的苗刘兵变仍然令他心有余悸,若是岳飞的军队造起反来,整个朝廷恐怕没有一个人有能力镇压,于是宋高宗对岳飞下了杀心。

三、史学界流传说是岳飞干预立储之事引起了宋高宗的反感,二人彻底决裂,大飞哥不这么认为,岳飞之所以被杀,真正原因就是朝廷对他的忌惮,“绍兴合议”签署后,宋高宗和秦桧也看到了金国人的战斗力,他们吃不了南宋,现在双方势均力敌,有岳飞在就打破了这种平衡,所以为了维持这一种相对的平衡,岳飞必须死。

至于韩世忠,比岳飞年长,也是战功卓著,早年在陕西镇守,“靖康之变”发生时韩世忠已经是一名高级军官,后来苗刘兵变时,韩世忠主动出击,救宋高宗于水火之中,深得宋高宗信任和赏识,被视为心腹之臣。

后来在黄天荡差点活捉金兀术,因战功被封为三镇节度使。韩世忠为人正直、性格平和,虽然对朝廷合议有意见,但是久经官场的他还是选择隐忍,知道皇帝的意思不可改变,后来岳飞被杀后,韩世忠为岳飞鸣冤,最终换来一个莫须有的罪名,韩世忠看到岳飞惨死,大好形势被放弃,他辞官回家,闭门谢客,至此不再过问政事,被封咸安郡王,得以善终。

从这里可以看出,韩世忠相对于岳飞来说,他的性格刚直处又带着平和,久经宦海,知道何时该进何时该退,这也是韩世忠即可以善终又可以名扬天下的原因。

我是大飞哥,欢迎关注我!

谢邀!韩世忠和岳飞都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将领。两人最大的区别就是岳飞被赵构杀了,而韩世忠善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出现呢?

我们都知道岳飞是著名的民族英雄,对南宋忠心耿耿。其实像他这样的人,在当时还有好几个,比如韩世忠就是其中一个。早年方腊叛乱的时候,韩世忠就屡立战功,而且他还亲自擒获了方腊本人,可谓大功一件。

苗傅、刘正彦叛乱的时候,逼迫宋高宗退位,最终韩世忠带人平定叛乱,收拾残局。而且他对抗金人也有自己的一套办法,是著名的抗金将领。所以说韩世忠跟岳飞在功绩上是旗鼓相当的,甚至可以说比岳飞还要高一些,毕竟韩世忠的资历老,是军中老将。

苗傅、刘正彦的叛乱给宋高宗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阴影,所以宋高宗对解救自己的韩世忠感恩戴德,这也是韩世忠能善终的一个原因。

在宋金议和以后,韦太后被金人送回南宋。赵构连忙带着一干大臣前去迎接。韦太后见到韩世忠以后,立刻询问,这位是不是韩相公。其实韩世忠在金国的名声比任何人都要响亮,在韦太后的潜意识里,韩世忠的存在,那就是对金人的震慑。

所以她一定会将这种思想灌输到宋高宗赵构的耳朵里。所以不管秦桧等人如何污蔑韩世忠,想要惩治韩世忠,在赵构心里,韩世忠就是自己最后一道长城,是绝对不能拆毁的。可以说韩世忠之所以能够活下来,主要是因为韦太后对他的态度非常好,有太后撑腰,秦桧再想陷害也难了。

韩世忠是想得很开的一个人,他看到岳飞这样的英雄都被杀了,自己满腔热血想要北伐,也被阻止了。光靠韩世忠一个人,压根不可能北伐成功。当时奸相秦桧称霸朝野,正在打击报复那些违逆他的人,可是韩世忠还是正直地质问秦桧,岳飞到底犯了什么罪。也正是因为他的质疑,才留下了“莫须有”这千古奇冤。

在这之后,韩世忠知道北伐没有希望了,有秦桧拦路,一切军事行动不可能被实行,所以韩世忠主动向赵构交出了军权。他明白就算自己一直都在朝廷,也没什么大用处了,而且交出兵权以后,韩世忠对赵构也没有任何威胁了,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在这之后,他便时常泛舟西湖,不问世事。

秦桧虽然害死了忠臣岳飞,可是他对韩世忠却十分崇敬。秦桧还没出道的时候,韩世忠就已经在位北宋建功立业了。等到秦桧上台以后,韩世忠的韩家军,俨然已经成为南宋存在的必要条件。宋金议和的大前提是,宋朝有一定的战斗力,不一定可以北伐,但是一定要自保。

秦桧认为,南宋只需要保证能够自保就行了,绝对不能有北伐的实力,因为他是金人的奸细嘛!所以秦桧杀掉岳飞,是斩断了南宋北伐的翅膀,留下韩世忠,是保证了南宋有自保的能力。不管韩世忠有没有带兵,至少他的存在,对金人来说那就是一个威慑力。可以告诉金人,能打的将军南宋还有,别轻举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