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
常香玉是著名的豫剧***,豫剧常派艺术的创始人,是豫剧皇后;常香玉还是一位著名的爱国艺人,抗美援朝捐献“香玉号”战斗机,九八年洪水带领***义演,二零零三年非典期间还捐款一万元。如果按这种习惯,常香玉无论从贡献、从威望来论,被授予“先生”的尊称一点也不为过,所以,称呼常香玉为“先生”一点也不过分!
艺术家的定义存在是有人可以欣赏,“大部分人群认可”才可以算的上艺术家,可是我觉得,其实***都是艺术家,因为每个人都有创造性,但是有时因为不同的境遇和信息传播的条件未达到,自己的作品没有让更多人认可,所以我认为,***都是最年轻的艺术家!
而梅兰芳,常香玉只是在某些方面有“特长”名气大,但是不能说是最年轻的艺术家。
以两位巨擘的经历成就来说,梅兰芳先生年轻时“勉强”称得上艺术家,但常香玉女先生年轻时还不能算,不是她的功力不够,而是因特殊的历史时期给耽误了。
而从历史上说的话,这两位恐怕都还不够年轻。
梅兰芳先生在梨园行成名较早,但是艺术水平真正上升到艺术家的高度时,应该是他25岁左右。很多人都知道梅老板以《贵妃醉酒》最为著称,但若说起来,真正令梅老板声名鹊起的,应该算是《桃花扇》。
《桃花扇》是梅老板的师父叶春善的看家活之一,有了这个基础,梅老板日后改进京剧表演,终成巨擘。按年纪说,那时候的梅兰芳大约二十四五,以艺术家来说,真是足够年轻了。
常香玉女先生在其二十四五岁的时候,也正赶上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惨痛的日子,这段时间里常老板几乎就没机会好好研究豫剧,正在不断与鬼子和反动派斗智斗勇。个人完全相信,如果常老板身处和平年代,凭她的资质,肯定也会成为年轻的艺术家。
至于比这二位巨擘更年轻的艺术家,个人意见,当推“中国电影之父”郑正秋。郑正秋先生大约不到20岁开始从事新剧运动,虽然不是演员,但是以他对戏剧、电影行业的贡献,二十四五岁的时候,不仅是“艺术家”,已完全可以称为“艺术大家”了。
我认为梅兰芳、常香玉,他们是名副其实的艺术家。因为他们有勤学刻苦的意志,和对戏剧艺术的天赋。在不断的努力过程中,遇到合适的机会,并能够抓住机会。从而将戏剧艺术发扬光大!
豫剧皇后是陈素真先生,在1930初年代就有豫剧梅兰芳的美女,1930年代末被观众誉为豫剧皇后,1940年代被誉为河南梆子大王。由于陈性格耿直和历史原因后来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和重视。1930年代末开封观众给豫剧旦角演员排过“三鼎甲”,状元是陈素真,榜眼是司凤英,常香玉是探花。
常香玉(1923年-2004年),原名张妙玲,出生于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豫剧表演艺术家。
常香玉为第一、二、三、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是中国文联荣誉委员,曾担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河南省戏剧家协会***、河南豫剧院院长、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沈阳音乐学院教授等职。
常香玉,唱腔字正腔圆,运气酣畅,韵味淳厚,格调新颖,以声绘情、以情带声;表演刚健清新、细腻大方,内涵深邃、性格鲜明。在表达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上,细致入微,一人一貌,栩栩如生。
代表作有《花木兰》、《拷红》、《断桥》、《大祭桩》、《人欢马叫》、《红灯记》等。
常香玉先生和马金凤先生唱腔各有特色,各有千秋,都有自己的的拿手好戏。在戏曲艺术上都有很高的造诣,被广大戏迷和人民群众公认的德艺双馨艺术家。
陈素真,常香玉、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桑振君,被称为豫剧六大名旦。悠长天籁的陈门、高亢激昂的常派、韵味淳厚的崔派,大气响亮的马派、委婉含蓄的阎派、缠绵委婉的桑派,对豫剧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豫剧界称豫剧皇后的应该是六大名旦之首—陈素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