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雷优于妖术
周瑜/诸葛亮/徐庶/陆逊/张角+邓艾/钟会/程昱/田丰/李儒+***/郭嘉
思路:有2个法系的武将,而且有一个法系核心,然后搭配***效果的武将。
主将:具备主将战法的五加你个,如果有周瑜和诸葛亮的话,就取决于强力值,周瑜更好一些,所以诸葛亮担任副将。
周瑜:落雷>净化>坐守孤城>驱散>屠几上肉
诸葛亮:落雷>净化>坐守孤城>妖术>偃旗息鼓>料事如神>风声鹤唳>声东击西
徐庶、陆逊、张角、邓艾、钟会、田丰、李儒:白眉>落雷>坐守孤城>妖术>偃旗息鼓>料事如神>风声鹤唳>声东击西
《三国演义》对诸葛亮的虚构夸张描写,使鲁迅一针见血评价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正史中的诸葛亮虽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于一身,对蜀国建国立下不朽功勋,但厉害不到全才的地步。来自敌国的同时代人的评价最为准确,魏国谋士贾诩评论:“诸葛亮善治国。”魏国战略家刘晔说:“诸葛亮明于治而为相。”东吴大臣张悌言其为:“一国之宗臣,霸王之贤佐也。”《三国志》作者更是赞其为:“识治之良才,管(仲)、萧(何)之亚匹矣!”可见,诸葛亮最突出的才能,在于擅长治国理政,选贤任能,辅弼君王。
诸葛亮并非全能,他的短板在于军事指挥。司马懿认为诸葛亮临阵时顾虑多而决断少,且“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陈寿客观评价其军事指挥能力:“应变将略(根据战场形势筹划制定战略战术、施展用兵之道),非其所长欤!”
所以,诸葛亮实施空城计,纯属《三国演义》移花接木的无限拔高。史书《云别传》载:汉水之战时,黄忠陷入曹军重围,赵云奋力救其回营,曹军紧追不舍。张翼“欲闭门拒守”,赵云却令“更大开门,偃旗息鼓。”曹操追至,见状“疑云有伏兵,引去。”赵云趁机命令战鼓齐擂,万箭齐发,曹军猝不及防,“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有详细描写)
类似例子尚有:《魏略》载:孙权亲乘轻船,从濡须口进入曹军水寨前。曹操令弓箭手射得轻船如同刺猬,孙权笑纳所有箭簇飘然回程。此事被《三国演义》移花接木为诸葛亮“草船借箭”。至于“借东风”、“七星灯续命”、“诸葛亮吊孝”等情节,更是子虚乌有的***家之言,不足为信。
纵上所述,诸葛亮的确厉害,但长于治国拙于征戎!
诸葛亮是出色的军事家,政治家。
但只犯了一个错,葬送了蜀汉。
那就是没有放权去培养人才,所有人基本除了服从他,没有思想,造成了蜀汉后期,除了姜维基本已经到了没有大将可用的地步。
我认为诸葛亮并非如《三国演义》中描述的那样神乎其神,能够在一座空城之上谈笑风生以拒司马懿百万雄师,原因我分析有以下几点:
1.三国志是野史,类似于道听途说,口口相传,难免有夸大其词之嫌。
2.其次三国演义作为四大民著之一,类似水浒传等,来源于当时的社会生活,并进行加工改造,有许多的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在当时并不存在,都是作者编造的。
3.三国演义书中宣扬的精神内涵和对社会的抨击也注定必须要塑造类似诸葛亮的料事如神,舌战群儒的显著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