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贫乐道的人及其事迹,安贫乐道的人及其事迹20字

tamoadmin 日常成语 2024-09-21 1 0

介子堆割股救主这个历史典故在当今有什么现实意义?

子推割股救主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故事的大概是重耳在没有登基之前,晋国出现了***,重耳逃到其他国家,由于路上所带食物用尽,重耳危在旦夕,这时候他的随从介子推割下了自己大腿上的肉让重耳度过了难关,后来重耳请介子推出山,还引出了清明节来历的一段故事。

纵观介子推割股救主的历史典故,是历史上有名的忠君救主案例,介子推本人也被史学家推上了仁义的历史高度,但是这个典故在当今有没有意义,应不应当学习,这是值得思考的,这涉及封建社会三从中的一从,就是臣从君的道理,说的狭隘一点是不是需要类似的忠心。

我们可以推演一下介子推的故事,如果重耳不是晋国公子,介子推和重耳也不是主从关系,而仅仅是朋友关系,介子推还会不会为重耳割股?以我本人的思想感情,我认为介子推能够做到,但是放在那个大的历史背景里,又让人很难确定,在当时臣以君为纲,唯命是从的思想还是相当深入的,特别是春秋时期,统治阶级对下属有着生杀大权,狭隘的说,介子推是根据当时社会的愚忠心理做出的判断,但是割股确实反映了他的勇气。

安贫乐道的人及其事迹,安贫乐道的人及其事迹20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现如今我们自由开放的年代,我们更多的求同存异,而存异成为了一种指引正确道路的必然,我们喜欢质疑、应当质疑,在不同观点里求得更大进步,这也是社会的趋势,而介子推不分青红皂白,不过为对与错,盲目的崇拜,盲目的跟随,其实和我们现在的主流观点是相悖的。

最后我认为介子推是一个好人,他认清了明主,但是他割股救主的典故放在今天已经没有很大的意义,只能作为一种参考,放在历史的长卷里。

我是没脑子的小鱼,爱好中国传统文化的小鱼。“清明时节雨纷纷”,古人在此时节设立清明节缅怀先人,清明的雨水就是感天应地的真实写照。说到清明不得不说介子推,因为清明节就是因他而立。

题主问介子堆割股救主这个历史典故在当今有什么现实意义?那得先把这一历史***的前因后果梳理一遍。

安贫乐道的人及其事迹,安贫乐道的人及其事迹20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介子推,春秋时期晋国人,时逢骊姬之乱,太子申生中了骊姬的“蜜蜂计”,被晋献公冤杀,公子重耳、夷吾出逃,跟随重耳一并出逃的有狐偃、赵衰、介子推等。重耳在前往齐国的途中,一随从偷了一行人的干粮细软,弃他而去。重耳饥饿难耐,只能去问附近的农家去讨饭,可是没有讨到,几番折腾下来,重耳都快要饿晕过去了,为了不让重耳饿死,介子推便去山上隐秘的地方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块,然后***摘了一些野菜,用野菜和自己的肉混合煮了给重耳送去。重耳饿得不行,自是一饮而尽,后来知道自己吃的是介子推的肉,大为感动,并说以后若是做了国君一定要好好报答介子推这割股奉君的大恩。

十九年后,重耳结束了逃亡生涯,成为晋国国君,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时值周室内乱,晋文公“未尽行赏”,便出兵勤王。一些贪图富贵之人便主动邀功论赏,介子推很看不惯这种行为,对他们感到羞耻和鄙视,认为忠诚于君主的行为是发乎自然的,不是为了得到奖赏,这种本来就应该做的事情是不需要得到奖赏的。但是,狐偃等人认为介子推这样做让别人也得不到封赏,这样的人跟盗贼没什么差别,所以他们都疏远介子推。介子推考虑到重耳现在是一国之君,自己一个人与众不同,很难在朝中生存,同时也让晋文公从中难做,于是愤然之下决定隐退。

晋文公不知此事,后来传见介子推不在,才知道他已经到绵山隐居。听到这个消息,晋文公亲自去绵山寻找,但是山高林密,道路崎岖,找一个人犹如大海捞针,最后晋文公命令放火烧山,认为介子推孝顺老母,一定会避火而出。没想到,直到大火燃尽介子推也坚死不出,人们在一棵枯柳树下发现了倚坐在一起的母子尸骨。晋文公悲痛万分,哭拜良久,在安葬遗体时发现其后背堵着一个树洞,里面有一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晋文公泪如雨下,明白了介子推的一片丹心天地可鉴,良苦用心日月可昭,遂将一段烧焦的柳木带回宫中,做了一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息:“悲哉足下。”顺便说一下,“足下”一词成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就是来源于此。

说完了历史故事,再说他的现实意义。分析事物往往要一分为二,不过我们在这里只说积极的一面,因为我不认同一些人提出的介子推过于迂腐、特立独行、不孝不忠之说。

第一,忠心耿耿。介子推为了不让自己的主公因饿致死,不惜忍着剧痛割下大腿上的肉给他熬汤喝,这得需要多么大的意志力和精神力,内心世界得强大到什么程度?他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不惜奉献一切,忠心天地可鉴。许多革命烈士为了新中国的成立抛头颅洒热血,许多时代精英为了新中国的发展建设与和平安定勇于献身甘于奉献,他们的行为不正是介子推“割股救主”精神的真实写照吗?!

安贫乐道的人及其事迹,安贫乐道的人及其事迹20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二,功不言禄。介子付出不求回报,居功不自傲,这一点和其他功臣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充分体现了介子极其高贵的人格魅力,也正是后人对介子最为推崇和景仰的精神和价值所在:视金钱名利如粪土。现在党中央扎紧制度的笼子,从上到下“打虎拍蝇”,要求各级官员廉洁从政,又与介子推的这种廉洁自律精神何其相似,忠于理想,不求回报,严于律己,淡泊明志,有了这种精神做基础,党风何愁不正,国风何愁不正!

第三,淡泊名利。介子推放弃唾手可得的巨大名利退隐山林,这是难能可贵的君子之为,几乎可以和安贫乐道的仁者颜回有的一比。这一点更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为官者,只有做到淡泊名利,才能真正视金钱如粪土,才能真正心系于民使命与心,才能真正从根本上做到权力无处可租,官员无地可腐。

第四,敢于同不良风气作斗争。介子推指责晋文公的其他追随重臣居功自傲,他敢于当仁不让、直言不讳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体现了文人、大丈夫的气节和血性。党中央提出党内关系要正常化,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经常开展,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这也正是介子推“敢于直言”精神的真实体现,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一团和气,避免一言堂,有力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

我是没脑子的小鱼,以上是个人观点,欢迎朋友们畅所欲言评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