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指巴山地区夜间降雨的景象。
"巴山夜雨"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源自唐代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诗中的一句,“巴山夜雨涨秋池”。
"巴山夜雨"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源自唐代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诗中的一句,“巴山夜雨涨秋池”。它的意思是指巴山地区夜间降雨的景象。
然而,由于这个诗句中的"巴山夜雨"描绘了一种寂静、阴沉和凄凉的氛围,因此在后来的使用中,人们常常用来形容或比喻一种令人忧伤、郁闷、落寞或感伤的情境或气氛。
因此,当人们说"巴山夜雨"时,通常暗示着一种阴郁、忧伤、冷清或凄凉的场景或心情,与雨夜的阴沉寂静相联系,表达感情上的失落、孤独或思乡之情。它也常用于文学作品、歌曲等艺术创作中,以营造一种忧伤、深沉或有情调的氛围。
指客居异地时,恰逢夜雨缠绵的孤独寂寞情景。【出处】唐·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说巴山夜雨时。”
拼音
bā shān yè yǔ
出处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说巴山夜雨时。”
例句
巴山夜雨因谁冷?未见西风已断肠。
译文:你问我何时回家,我回家的日期定不下来啊!我此时唯一能告诉你的,就是这正在盛满秋池的绵绵不尽的巴山夜雨了。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们一齐坐在家里的西窗下,共剪烛花,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那该多好!
《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异乡巴蜀,写给远在长安的妻子(或友人)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是诗人给对方的复信。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
这首诗即兴写来,写出了诗人刹那间情感的曲折变化。语言朴实,在遣词、造句上看不出修饰的痕迹。与李商隐的大部分诗词表现出来的的辞藻华美,用典精巧,长于象征、暗示的风格不同,这首诗却质朴、自然,同样也具有“寄托深而措辞婉”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