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逸致的唯美短句,闲情逸致的唯美短句子

tamoadmin 成语分类 2024-07-15 3 0

洛阳是我国四大古都之一,描写洛阳的诗词有哪些?

1、送杜元颖(唐——元稹)  

江上五年同送客,与君长羡北归人。今朝又送君先去,千里洛阳城里尘。

2、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其一(唐——王昌龄)  

寒雨连天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闲情逸致的唯美短句,闲情逸致的唯美短句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恨去年(唐——白居易)  

老去唯耽酒,春来不著家。去年来校晚,不见洛阳花。

4、洛阳春(唐——白居易)  

闲情逸致的唯美短句,闲情逸致的唯美短句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洛阳陌上春长在,惜别今来二十年。唯觅少年心不得,其馀万事尽依然。

5、吟乐天自问怆然有作(唐——刘禹锡)  

亲友关心皆不见,风光满眼倍伤神。洛阳城里多池馆,几处花开有主人。

闲情逸致的唯美短句,闲情逸致的唯美短句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6、送王十三校书分司(唐——李商隐)  

洛阳是文化古都,是中华文明发祥地等等,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有关洛阳之诗词肯定不少,这个大家都作出了很好很全面的回答。由于本人才疏学浅,只记得:“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么一句。开个玩笑嘛!为了给问答添彩加色,在这里用平水韵为大家拙吟一首七绝,请斧正!

《忆洛阳》平水韵

历史年轮记事长

春时生发莫彷徨

修身何必寻壶玉

若萃冰心去洛阳

洛阳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及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乃十三朝古都,为帝王之州 ,素有“ 洛阳牡丹甲天下”之称,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自古以来洛阳就有数不清的美景名园,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诗人用如椽大笔写下了无数关于洛阳的诗篇,传世于今,现略作摘录如下:

1、“何事古今诗句里,不多说著洛阳秋。”唐·白居易《秋游》

2、“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北宋·欧阳修《戏答元珍》:

4、“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5、“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唐·张籍《秋思》

6、“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唐·刘禹锡《赏牡丹》

7、“香车倾一顾, 惊动洛阳尘。”唐·韩愈《李花二首》

洛阳,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世界文化名城。历史文化悠久,洛阳牡丹更是美名远扬。

洛阳古都,中国古代四***明中的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均诞生于此,道学发源于此、儒学兴盛于此、佛学首传于此、理学光大于此。

洛阳风景优美,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诗词歌赋有很多。

分享以下几首个人喜欢的——

宋 · 陈与义

十年花底承朝露。看到江南树。洛阳城里又东风。未必桃花得似、旧时红。

胭脂睡起春才好。应恨人空老。心情虽在只吟诗。白发刘郎孤负、可怜枝。

宋 · 欧阳修

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

感谢邀请!@舟自横51

洛阳毕竟是十三朝古都,歌颂洛阳的诗词一定不少,小黑虽然才疏学浅,毕竟也是读过一些的,现挑选几首说一下。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是蔑视谤议的自誉,也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思念之情。

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

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

唐诗宋词里为什么有很多送别诗,写得那么真情?

一前言:引•严羽《沦浪诗话·诗评》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

就连,一贯豪放豁达的东坡居士也无限感慨地吟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 难全。”都饱含着送别时不忍分离,两情相依的忧伤情绪,但也有许多人借送别亲友之际,吐露和抒写其“报国取龙庭”的理想,以及“所志在功名”的抱负,显示了其旷达的胸襟和 高尚的情操,为送别诗一贯塑造的情感氛围另辟蹊径。

这些都是和送别有关,也就是送别诗。送别诗是一种表达离情别绪的诗作,它包括送别、留别、赠别等内容。本文就以唐宋•送别诗为例。

道韵君帮您解答分析其中的意象,进而探求古诗人丰富的内心情感。

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译文:

李白乘舟将要离别远行,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桃花潭水即使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注解:中国古代属于农耕社会•重故土。文人的情感更加浓郁,俗话说“故土难离”,古时候的交通通讯都非常不便,故人一别还真不知道能见否。

自古文人多伤情,自古诗人多愁绪。这是一种文人的情怀,也是中国文化的底蕴迷人之处。古而有之,今朝一样值得续写。

在唐诗宋词里,离别,送别,确实这样的诗歌实在太多了。其中李白的送孟浩然之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等等名篇名句,都是千古绝唱,更是送别诗中的典范和翘楚。

应该说,从这些送别诗中,我们可以窥见到诗人生活的很多感概与诗歌背景。他们很多都是友谊深厚的情感,更是送别诗歌里,最值得学习的经典名篇。诗人不是独立的个体 ,很多才华横溢的诗人,常常都会是生活中朋友很多的人。他们带着才情生活,带着情怀交友,纯真的友谊,揭开了诗和远方不一样的向往。

其中,这种凝炼人生送别境界的诗人,当属李白更具影响,那种字句感人肺腑的送别,常常把无形的情谊,通过有形的形象,深深镌刻在人们心中。原来,友情真的这么好,原来朋友之间,还有这么感人至深的文化厚度。不是再读诗歌,而是在看晶莹剔透的送别情景剧。

如果没有真情,就不会有真诗,更没有今天欣赏唐诗宋词的美。这也是唐诗宋词不仅在中国,在世界都有很高地位的原因。普遍的在生活里,让诗歌越来越更具魅力,唐诗宋词就能做得到。因为这些诗人,不仅伟大,而且细腻的情感,随着时间流逝,找不到一点点虚情***意的情感破绽。“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真的是阅读越美,越美越露真情。

可以说,这些送别诗歌,你找不到一点点破绽,用景,用情,都富含着对送别的不舍,可又不得不送别的境界。

所以说,自古文人多伤情,自古文人多愁绪。因为一花一草,一景一物 也许都会是诗人笔下最美的呈现。感觉人生时光虽短暂,但情感依依你我知。生活不是醉生梦死,更应该是翠绿的张扬,充满着春天的绿色诗意。

不管是唐诗还是宋词,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哪一首诗/词,不都会给人满满的真情享受,你觉得呢?


唐诗宋词里有很多送别诗,都写得那么真情,其实原因很简单,不一定是作者的文***特别好,而是因为,很可能这一别之后,这辈子就再也没机会见面了,所以作者是在用生命写送别诗,能不写得动情吗?

首先,古人特别重视友情

著名的刘备同志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这句话放到现在,肯定是要被批判的,但是在古代,这句话其实是在说朋友(结义兄弟也是朋友)的重要性。

古代有一种交情,叫“刎颈之交”,同生共死的朋友。古代还有一句话,叫作“士为知己者死”,为了朋友,可以连命都不要。同时,朋友也是儒家“五伦”之一,文人们特别重视友情,也是很容易理解的。

其次,古代朋友见一次面很不容易

古人的交通工具很是落后,大多数情况下靠走路。有时候去见一个朋友,路上花的时间少则一个月,多则数月乃至半年,见面之后,不在朋友家住两个月就是亏的。

再加上古代通讯工具也落后,去的时候还没办法跟朋友约好,是不可能打个电话说明天我到你家的。有的时候,千辛万苦到了朋友家,结果朋友在前一天出门去找另外的朋友了,要过半年再回来。你说等还是不等?

再次,古人的性命太过无常

一个是瘟疫。古代医学落后,很多现代看来很普通的病,在古代都是致命的。再一个是战争。在古代,征战杀伐是寻常事,而打起仗来,伤几个平民的性命简直是太普通了。

就算没有遇到战争和瘟疫,古代的治安也不好。走在山路上被山贼劫了道,走在大街上遇到没毛大虫牛二,都是致命的。

还有的时候,明明什么也没干,谁也没得罪,但是,因为某个亲戚朋友触犯圣颜,要被夷九族,莫名其妙就被牵连了。

所以,古人的每一次离别,都很可能是永别。所以,古人们写离别诗词,都是倾注全部的感情,当作最后一首诗来写的,更容易打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