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是描述谁的兴起之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典故

tamoadmin 成语分类 2024-06-15 5 0

秦穆公的“公”不是“公”的爵位吗?为什么叫他秦伯呢?

我们非常熟悉的“春秋五霸”在各种史书上的记载不一,这也反应了不同的史学家站在各自的评判标准之上进行评判的结果。

如司马迁评价的春秋五霸为: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

东汉班固等评价春秋五霸为: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宋襄公像,春秋五霸中称谓中也就他是名副其实的公爵,其他都是低于公爵的封爵)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是描述谁的兴起之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典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春秋时期的诸侯五个霸主真的如西汉、东汉的史学家评价的那样是“公”或者“王”的爵位吗?

西周时期,适用公、侯、伯、子、男的五级爵位制度,“王”这个爵位只有周朝的君主才能使用,因此我们看到春秋五霸中的“楚庄王”、“吴王”出现了“王”这样的称呼,这就不是周王室对楚国、吴国的封爵了,这是后人记载或者“谥号”上得来的,也有自封的“王”。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强大的诸侯国自封为“王”已经成为常态化了。

以上列举的春秋五霸中,齐桓公的封爵是侯爵、晋文公的封爵是侯爵、秦穆公的封爵是伯爵、宋襄公的封爵是公爵、楚庄王的封爵是子爵、吴王的封爵是子爵,只有宋襄公的封爵是公爵,在爵位上是名副其实的,其他都是僭越。齐桓公称霸之后,周王将自己的女儿嫁给齐桓公,并将他的爵位由“侯爵”提升为“公爵”;吴国的封爵存在异议,《春秋》中称吴国的国君为“吴子”,到了春秋末期,吴国国君的正式称谓为“吴伯”。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是描述谁的兴起之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典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秦国国君在正式的记载上一般都用“秦伯”来称呼,而不是用“公”爵的,不符合周王朝的爵位分封。正式史书的记载中,春秋五霸一般都记载为齐侯(或者齐公)、晋侯、秦伯、楚子、吴子(或者吴伯)、宋公,而不是都成了“公”和“王”的。(秦穆公雕像,先秦史书中称他为“秦伯”,他的封爵是“伯爵”,而不是“公爵”)

周朝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西周时期,诸侯国不敢僭越爵位的分封制度,在爵位称呼之上都是老老实实的。到了东周时期,周王朝迅速衰落,在诸侯中的地位下降非常快,较大的诸侯国根本不将周王室放在眼里,自然周朝的爵位也形同虚设了。楚庄王在称霸之时,曾经驻军在周国(周王朝国家)的边境,楚庄王向周朝的使者问鼎的规制和数量(问鼎中原),小小的一个子爵国家,因为军事势力强盛,居然想灭了周国。

春秋初期,周王朝虽然是天下共主,但对一些诸侯已经没有多少影响力,至于爵位制度的遵循更谈不上了,也没有多少诸侯真正尊敬了。(鲁惠公像,他的儿子鲁隐公将谥号中加上了“公”,表达对父亲的尊敬,从此开启了诸侯去世谥号中加“公”的时代)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是描述谁的兴起之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典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简单来说,秦穆公的“公”不是“公”的爵位,他的爵位是伯。

一般来说,用谥号称人应该是“国号+谥号+爵位”,比如周文王、汉武帝等,但我们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的很多诸侯都不符合这个模式,他们谥号后面跟的多是“公”,这难道说明他们的爵位都是“公”?其实不是,这里的“公”只是他们死后的升级而已。

“公”其实是最令人困惑的周朝爵位了,因为它的应用场景非常多,尽管春秋战国有影响的诸侯只有宋为真正的公爵,但我们在史书里可以见到太多的“公”,比如题主所说的秦穆公。

“公”是周代地位最高的爵位,公侯伯子男里面排第一,可“公”又不仅仅是爵位,它还可以是称号,周王畿内地位很高的王臣在活着的时候就可以称“公”,最著名的是周公旦,同时期的还有召公奭,他们本身的爵位其实都是“侯”(鲁和燕)。

此外,诸侯国内的臣民对自己的国君可以敬称为“公”,比如《春秋》是鲁国的国史,里面的鲁国国君都是“公”,但他们的爵位是“侯”。

而且称号的等级属于周礼范畴,春秋战国时期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期,“公”以外的诸侯活着的时候不能称“公”,死后还不能过过瘾?反正周王室又管不了,于是一个又一个“公”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晋国,爵位是“”,在晋武公之前一直是“晋+谥号+侯”,到了晋武公及其以后就是“晋+谥号+公”了,而晋武公本人是曲沃代翼(晋国内战)的胜利者,以小宗夺取了大宗的国君之位,其上位本身就是不被礼制允许的,但此时已是春秋时期,周王室管不了啊,晋国给点意思,王室也只好承认了。

秦国做的其实更进一步,因为他们不仅给春秋时期逝去的君主升级,还顺带把之前的君主升级了。

秦国要到周平王东迁时才被封为诸侯,正是因为护送周平王东迁,秦襄公才得到个伯爵的爵位,但不仅他及他的后人是“公”,他的父亲也是“公”(秦庄公),显然是追封。

这时候才是春秋刚开局,到得后面,王室越发衰微,诸侯就更加放肆。

翻开《左传》,我们会看到,文中对诸侯的称呼大部分时候分为两种,一种是郑伯、秦伯、齐侯、楚子、陈公等,另一种是郑庄公、秦穆公、齐桓公等。这两种称呼都存在,如果认真区别这两种称呼的话,也比较简单。

这里拿秦穆公来说,秦穆公生前,是被称作秦伯的;等秦穆公去世后,世人多半会称呼他为秦穆公。春秋时期的诸侯,去世后基本都是称作某某公,当然楚国是例外,楚国最早称王,所以楚国的国君去世之后,是被称为楚某王的。

最能体现这两种称谓的是《左传·隐公八年》中的这个记载:

 “秋七月庚午,宋公、齐侯、卫侯盟于瓦屋。八月,葬蔡宣公。”

意思是,鲁隐公八年的七月,宋公、齐侯和卫侯在瓦屋会盟,到了八月,蔡宣公要下葬。那么,为什么在这样一段话中,会出现两种称呼呢?这两种称呼又代表了什么呢?

其实前面说的宋公、齐侯和卫侯就是他们生前的称谓,即宋国的国君被叫做宋公,齐国的国君被叫做齐侯,而卫国的国君被叫做卫侯,之所以有公、侯之分,这就和当时的诸侯国爵位有关系。

而后面提到的蔡宣公,则是因为蔡国的国君去世之后,就有了自己的谥号,然后就不能再被称为蔡侯了,而只能叫他蔡宣公,这个称谓的格式一般就是:诸侯国国名+谥号+尊称,“公”是当时对诸侯国国君的尊称。这里就大体说一下当时的爵位和谥号。

当初周武王建国后,“封建亲戚,以屏藩周”,将周王室子弟、功勋之臣、古国后裔都分封出去,共同护卫周王室的安全。而在封建过程中,诸侯国的爵位也分了好几档,大体上就是公、侯、伯、子、男五档。像陈国、宋国等古国后裔建立的诸侯国一般是公爵国,所以他们的国君生前被称为陈公、宋公等。

而齐国、卫国、蔡国等诸侯国都是侯爵国,所以他们的国君生前被称为齐侯、卫侯、蔡侯等;郑国、秦国等诸侯国则是伯爵国,所以他们的国君生前被称为郑伯、秦伯等;楚国在西周时期被封以子男之田,所以国君被称为楚子。

在所有的诸侯国中,楚国和秦国比较特殊,楚国在周成王时期才勉强被封以最低等的子男之田,仅仅方五十里的土地。楚人在丹阳一带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最终发展成后来的大国,而因为地处蛮夷之地,所以一直被诸夏归为异类,后来楚人果断以蛮夷自居,并自己称王。